【可持续金融市场分析】中国绿债市场发展高速,这趟列车将驶往何方?


前言


2022年6月4日,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BI)与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中债研发中心在汇丰银行的鼎力支持下联合发布《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年度报告2021》。该报告旨在总结截至2021年底中国绿色债券市场的发展亮点,并对市场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2021年,我国绿债市场蓬勃发展


2021年是中国向世界宣示“双碳”目标(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及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的第一年,同时是“十四五”开局之年。这一年中国绿色债券发行量实现蓬勃增长,从2020年的全球第四大绿色债券市场跃升至2021年的第二位(按符合CBI定义的绿色债券累计发行量及年度发行量计)。截至2021年底,中国在境内外市场累计发行贴标绿色债券3,270亿美元(约2.1万亿元人民币),其中近2000亿美元(约1.3万亿元人民币)符合CBI绿色定义。2021年,中国在境内外市场发行贴标绿色债券1,095亿美元(7,063亿元人民币);其中符合CBI绿色定义的发行量为682亿美元(4,40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6%。



发行人结构明显变化


2021年,有更多发行人积极参与到中国绿债市场,促进了发行人结构的多元化转变。其中,将近一半中国绿色债券发行量来自非金融机构,非金融企业的绿债发行量增长482%至312亿美元(2011亿元人民币),占整体中国绿债市场发行量的46%。共138家发行人参与了绿色债券发行,94家是首次参与绿色债券市场的发行人。根据CBI数据库的发行人分类,近60%的首次发行人为非金融企业,21%为政府支持实体,18%为金融企业。2016年到2019年金融机构站每年总发行人数的52%-70%,到2021年,由于非金融企业发行人数目和平均发行规模的激增,其绿债发行量超出金融机构71亿美元(461亿元人民币)。国有企业(金融和非金融企业)在中国绿债市场占绝对主导地位,2021年按绿色债券发行数目算,国有企业在境内发行的绿债中占比97%,按发行金额算占比接近99%。非国有企业或民营企业的绿债发债占比有萎缩的迹象,其发行情况还需努力改善。



境内外绿债市场概况


2021年,共122家发行人参与在岸绿债市场,境内绿债市场发行量同比增长231%至555亿美元(3580亿元人民币),境内市场的发行量占中国整体绿债年度发行总量的81%。17家发行人在境外绿债市场共筹资127亿美元(82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80%。在境内绿债市场占主导地位的行业包括公共事业、金融和工业(万得行业分类)等,这些行业发行量占境内绿债总筹集资金的96%。其中金融公司的境内交易数目仅为15%,但募集资金占境内绿债发行量的33.5%,这一现象代表金融公司的平均绿债发行规模还是大于其他行业。金融企业发行的绿债同时属于离岸绿债市场的主要发行类型,占境外发行金额的62%。2021年深圳市人民政府率先在香港发行绿债,成为首次在境外市场发行绿债的地方政府。71%(按发行金额计)境外发行的绿债以美元计价,其次是欧元和离岸人民币。香港交易所依然是离岸绿债最大的上市场所,占2021年连发行量的46%。



绿债募资用途、期限和到期规模


2021年,中国绿债市场募资的88.3%投向了可再生能源、低碳交通和低碳建筑领域。其中可再生能源的整体募资(境内外)占整体中国绿债市场的60.6%,资金增至413亿美元(2664亿元人民币)。低碳交通募集资金达128亿美元(826亿元人民币),碳建筑增至61亿美元(393亿元人民币),分别占中国整体绿债发行量的18.8%和8.9%。


中国绿债历年的期限多为3年,2021年保持这种情况,3年期债券占整体发行量的54%。2021年1年期内绿债有近10倍增幅,占整体发行量的19%。截至2021年年底,,中国整体贴标绿色债券市场存量为2395亿美元(1.5万亿元人民币)。其中符合中国和CBI绿色定义的债券余额为1453亿美元(约9378亿元人民币),占总量的61%;约92%的存量将在2026年或之前到期,84%在2024年或之前到期。



外部审查


2021年,按发行金额78%的绿债采用外部审验,为可信度提供独立意见。第二方意见依然是境内外绿债发行市场最受欢迎的外部审查方式,但相较于境外市场,境内市场的外部审查渗透率更低。对于绿债发行更有力的说服性和专业性,外部审查意见将会成为越来越多发行人的谨慎选择和市场的趋势。


结语


CBI预计全球绿色债券的年度发行量有望在2022年底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中国绿债市场将继续成为快速发展的全球绿债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绿债市场的高速发展离不开中国绿色金融政策的发展进步,2016年出台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首个建立成体系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的国家,多年来相关监管机构持续推动中国绿色金融相关技术标准的完善,2022年6月3日由中欧等经济体共同发起的可持续金融国际平台(IPSF)在官方网站上发布了《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更新版,不断强化境内外可持续金融分类标准的可比性和兼容性,有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开始使用《共同分类目录》对其发行进行贴标,为国际投资者提供更友好的支持,有望更强有力推动中国在岸绿色债券市场1.5万亿左右存量发行的交投机会,亦进一步扩大在岸绿债市场新发行的规模。


中节能皓信作为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的受认可外部评审机构,可以为发行人/借款人提供绿色及可持续金融咨询及外部评审服务,包括如发行前/贷前的第二方意见及发行后/贷后的验证服务等。如希望了解更多,欢迎与我们联系!


宋菁

中国节能皓信副总经理

香港绿色金融协会ESG披露及整合工作组联席主席

电话:+852 3107 0711

邮箱:joysong@cecepec.com


中国节能皓信: 市场部

电话:+852 3107 2398/+86 0755 2337 3860

邮箱:inquiry@cecepec.com


参考文献:

1.报告发布 | 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年度报告2021

https://mp.weixin.qq.com/s/Sey_7YF-Cuy2q0aLWgFcRA

2.中国绿债市场报告2021

https://www.climatebonds.net/files/reports/cbi_china_sotm_2021_chi_0.pdf


*本文所载资料内容仅供一般参考使用,由于政策更新及市场交替等因素,本集团不能保证这些资料在您收取时或日后仍然准确。本集团将不对任何在没有详细考虑相关情况及获取适当专业意见下依据本刊物所载资料行事之行为承担任何责任。第三方机构如欲转载文章,请原文转载不得修改,且标注来源。如需改动文章内容,请事先获得中国节能皓信书面同意。本文的图文来源皆已标注,如有侵权,请致电3469 0849与我司法律部联系。


- 订阅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

微信号:中节能皓信CECEPEC

中国节能皓信环境顾问集团

CECEP ENVIRONMENTAL CONSULTING GROUP


可持续发展管理咨询 | 可持续投资及金融方案 | 气候及环境管理咨询

绿色建筑咨询 | EnvAI智能化管理平台 | 专业培训服务

日期2022-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