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碳定价研究

为推动国家全面减排,自2011年我国相继启动了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东、深圳等省市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并于2021年正式开启全国碳市场。随着全球各国和地区不断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和扩大强制性交易行业涵盖范围,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实行内部碳定价(Internal Carbon Pricing,ICP)以应对未来可能面临的被纳入强制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完成碳配额清缴义务的挑战。

什么是碳定价

根据世界银行的定义,碳定价是衡量温室气体(GHG)排放外部成本的工具,核心是通过定价将碳排放的外部成本内部化,主要形式包括碳税、碳排放交易体系、碳信用机制和内部碳定价等。其中,内部碳定价(ICP)作为公认的最灵活也是成本最低的减排方式,目前被全球各区域、各国及企业广泛用于制定和实现自身碳减排目标。

内部碳定价作为内控型的机制,通过为碳排放制定内部价格,将碳排放赋予财务价值进行考虑,并作为规划工具,帮助排放主体将排放、减排等因素纳入决策体系,激励低碳投资、提高能源效率以及改变内部行为。目前,ICP主要被用于政府机构及企业(包括金融机构)分析强制性外部碳定价的影响,识别潜在的气候风险和机会,并制定低碳或气候适应型活动的投资策略。

企业设定内部碳定价的驱动力

国际碳揭露计划(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CDP)2021年4月发布的(Putting a price on carbon)分析报告指出2020年已实行或计划内部碳定价的企业数量与2018年比增长了80%。建立企业的内部碳定价的机制,意指为营运活动中产生的直接和间接碳排放厘定量化标准,并制定公司内部碳排放价格。除了应对合规要求(例如碳税及强制碳交易)外,企业亦可以通过内部碳定价实现其他的商业目标,例如:

  • 推动低碳投资(Drive low carbon investment)
  • 提高能源效率(Drive energy efficiency)
  • 改变内部行为,促进减碳意识(Change internal behaviour)
  • 辨识以及把握低碳机会(Identify and seize low-carbon)
  • 温室气体合规要求(Navigate GHG regulations)

企业实施内部碳定价的基本流程

一般而言,企业在开展温室气体由于地理位置、地方政策、风险暴露级别的不同,企业内部碳定价的具体落地方案亦会有所区别,但温室气体量化量化都是不可或缺的第一步。中国节能皓信基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在可持续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的理念及要求,通过参考国内外权威温室气体排放量化标准,追踪未来碳价格、订立内部碳定价、推行并评估内部碳定价等具体步骤,帮助企业为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和发掘未来低碳商机而不断努力。